谈南昌历史地名的保护及管理
地名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内含民族特有的思维方法、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担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系到文化血脉的传承,关系到精神家园的维护,关系到先进文化的建设,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间传统文化、坚定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捍卫中华民族文化主权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历史地名自身具备历史和文化的涵义及其发展过程,但没有用肉眼就能看到的历史,只能借助于文字语言或其他手段叙述,所以本身极易受损,更需要受到大家的关注和保护。地名是城市文化的折射和缩影,承载着当地的历史发展和风土人情,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出行息息相关。
南昌市,现为江西省省会城市,是中国特大城市之一,八一军旗在这里升起,也就是在这里诞生。南昌是一座历史悠远长久的著名文化古城。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人在此生产生活。南昌既是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又是革命英雄城市,具有深厚的城市文化渊源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南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
地名文化蕴含城市文化特有的精神价值,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每一个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都蕴藏着大量的独具特色的地名文化。而如今随着日益发展的城市建设,那些饱含历史背景和文化的老地名逐渐被新地名所取代。本文选取“万寿宫”这个最具代表性的地名进行阐述,以折射南昌市历史地名丰富的文化遗产。
江西的地方文化,毫无疑问,万寿宫是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我国的地方文化中,特别具有地方象征意义的人物有三位:山西的关帝、江西的许逊、福建的妈祖。许逊率领民众治理水患,功德盖世,赢得千万民众的尊敬和崇拜。后来,许逊渐渐地被神化了,其历尽千辛万苦的治水也就变成了神乎其神的斩蛟龙的传说。江西的老百姓感谢许逊的恩德,遂尊其为“江西福主”、江西地方保护神,各地纷纷修建“许仙祠”。北宋徽宗和二年,追封为“神功妙济真君”,赐额为“玉隆万寿宫”。赣商在明朝前期独领风骚,在明朝中后期及清朝前期与晋商、微商成三足鼎立之势。跟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赣商行走全国经营瓷器、茶叶、大米、木材和丝绸。“万寿宫”随着江西人的脚步遍布全国各地,乃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万寿宫,也称为江西会馆、江西同乡会馆、江西庙。万寿宫是我国古代会馆文化的典型代表。
将近两千年来,万寿宫的香火不断。许逊是赣商的精神文化偶像,而遍布全国各地的万寿宫是赣商财富与实力的象征。有江西人聚住的地方,就有万寿宫,万寿宫是江西人的家乡情结的象征。
随着近年来南昌市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房地产大规模的开发,很多具有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价值的建筑物被拆除,一些老地名不复存在,这其中地名文化保护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保护行为有待完善。尽管南昌市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当重视并制订了相关规划,但在实施过程中,对权责没有严格分清,造成了部分历史地名无人管理现象。对历史地名保护数量、种类和保护层次等认识上的差异,使得大批最能体现城市历史风貌的老地名得不到有效保护。
长期以来,在地名保护工作方面,考虑较多的是部分单一地名的维护,没考虑将其融合到整个城市建筑体系,这样很容易与城市建设发生冲突。如果孤立地进行保护,会让人觉得很突兀。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南昌部分地区工地角架林立,部分未界定的历史建筑更处险境。据统计,城市中许多晚清至民初时期的历史建筑尚未列入文物保护范围。一些历史地名在较长一段时期得不到界定,增加了保护的难度。
2、有纪念意义的老地名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被抛弃。地名是城市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它的演变折射出历史的轨迹。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一些老城区的许多建筑物或标志性街区被拆除,其中一些具有传统意义的老地名被“抛弃”,这是由于我们保护地名文化意识还不强造成的。
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名城保护产生矛盾,使历史街区风貌受到较大影响。由于城市保护意识淡薄,部分历史街区被推倒重建、改建蚕食,部分街区内插建了不少现代建筑。南昌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等部分文物的历史环境被现代建筑包围。黄秋园纪念馆就在新四军军部旧址附近,地处系马桩,但被淹没在了一大堆民居的店铺当中,如果不是有意去查找的话,恐怕很难发现其踪影。类似于黄秋园纪念馆和新四军军部旧址这样的历史古迹在南昌还有很多,但大多数的命运都是淹没在小巷深处少人知。八一起义、新四军,这些在历史中响当当的名词,如今却连本地市民也不明白他们的踪影。本应该为南昌的城市名片增添新条目的它们以及它们身后的遗迹,却被人遗忘在炊烟四起的市井里弄,默默的数着门前的春夏秋冬。城区内一批传统的建筑被拆,一些百年老店徒有其名。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交通基础设施铺设工程,造成南昌市很多历史街区消失,城市面貌雷同,失去了古城的风貌。
地名是一座城市的标签,它能够折射出历史痕迹和社会变迁。地名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一定时期的历史信息,对一个地域的文化研究,具有非常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样也是一个地域整体形象重要的品牌形象识别元素,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随着城市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许多历史遗迹正从我们的生活中逐渐消亡,加强历史地名文化保护已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通过强化地名文化保护意识,加强地名文化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正式确定!上海男篮归化洛夫顿,CBA场均23+13+6,中国男篮大利好
近90%糖尿病患者可停用降糖药!《柳叶刀》子刊:减肥越多,血糖达标和停药概率越高
特朗普:对加墨两国加征一定的关税将于周二生效 将从4月2日起对进口农产品征收关税
太突然!她于5点20分离世,年仅24岁!网友:去世前一天还在直播...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上一篇: 新年焰火禁令:环保与传统的坚持